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和透明度缺失将金融体系推向危机

2018-11-20 09:15:1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

201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十周年,十年前的这场危机,不仅给美国也给全球金融稳定造成巨大伤害。近日,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八届亚太经济金融论坛(下称“论坛”)召开,“金融危机十周年: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新挑战”成为论坛议题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参加了该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是他演讲的主要内容。

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和透明度缺失将金融体系推向危机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重大改革,包括对重要性金融机构加强监管以及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调整和完善。

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发布以来,金融监管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该理论依托信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结合金融跨期交易与信息不对称的两大特征,从如何解决金融机构行为中的逆向选择和风险出发进行一系列规制设置,包括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要求等。但2008年金融危机显露出金融顺周期性和金融风险问题,促使人们对这一框架进行分析。金融机构在于自身筹码不够,瞬间发生的洗盘会使得所有参与者血本无归。

从政策目标看,宏观层面应该侧重防范系统性风险,通过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崩溃式的破坏。微观审慎管理更多侧重单个机构防范风险,通过维护单个机构的稳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避免机构倒闭带来的损失。

我们要探求金融系统的周期性演变的原因,为什么发生系统性的周期演变?什么决定杠杆率?有钱加杠杆,没钱去杠杆。流动性的囤积与挤兑、信任是高度相关的。不信任会引发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支付极度膨胀,人们发现货币更为珍贵,流动性囤积会发生。更加致命的是,有一家银行倒闭,除非有更多的货币金融流通,会形成全局性的挤兑。1873年反思信任对流动性危机的影响,每次系统性的危机可能由不同的外生冲击所导致,但结局都是信任的缺失和瞬间的货币饥渴。唯一的解决之道是一致的,必须得有足额的货币储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