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金融危机后,民粹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强势崛起,并非偶然现象。它反映了金融危机后社会市场经济受到的侵蚀,反映了深度参与开放的自由市场的精英与被边缘化的中下层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主流政党无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危机,也无法就经济、社会危机拿出有效方案,处在“贫乱交加”困境之中的中下层民众自然难以抵挡民粹主义政策主张的诱惑,将选票投给提出另类解决方案的民粹主义政党。
在与民粹主义政党的选票争夺战中,欧洲各国主流政党遭遇支持率下降。2017年法国大选中,传统上轮流坐庄的社会党和共和党早早出局,出现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德国大选中,中右的联盟党和中左的社民党均损失了20%左右的议席;捷、奥、意等国中左翼政党在大选中均被边缘化。
为争取更多选民支持,传统政党的政策主张也开始向极端化发展。譬如,科尔宾领导的英国工党提出对富人增税、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等有“劫富济贫”色彩的主张,这使其在2017年大选中赢下40%的选票;再如,联盟党在默克尔第三任期由于承诺接纳难民而人气大减,新政府成立后不再高调支持接纳难民,与基民盟共同组成联盟党的基社盟在边境管控、难民入境许可等问题上公开支持政策收缩。
法国总统马克龙组建的“前进运动”虽被视作反民粹力量,但也提出了“保护型欧洲”、“买欧洲货”等保护主义口号。面对民粹主义的强势崛起,传统政党不得不调整政策,向着更左或更右发展,保持原有路线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由于欧洲经济尚未真正复苏,欧洲各国政治社会环境并未根本改善,民粹主义仍将持续其发展势头并对欧洲一体化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民粹主义已经对欧盟权威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反传统政策主张囊括对“欧盟机构臃肿低效”、“民主赤字”、“欧元体制”等问题的不满,抨击欧洲一体化的负效应。欧洲各国的相当一部分中下层民众早就心怀疑欧甚至反欧情绪。
9月6日,摩根大通发布中文版报告《金融危机后的十年》,十年过去了,摩根大通研究团队由此细数全球经济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并对市场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自2007年起,全球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激增26%
10年前,随着雷曼兄弟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深化,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综合来看,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波及面甚广,其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失。10周年时点提供了一个盘点的机会
2008年初夏,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沉浸在一股夏休之前的轻松气氛之中,面对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欧盟国家并未受到太多波及,欧元兑美元日趋坚挺一度逼近1:1.6的历史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