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三)底层资产信息传导困难导致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无法顺利开展。
中小企业缺乏主体信用担保和变现品,因此融资更多依赖可信的底层资产信息支持,以获得信用。尤其是,当中小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时,底层资产将进入多层级市场流通。在层层流动过程中,各个阶段必然涉及不同参与方,为了更好地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定价和风险管理,需要动态跟踪底层资产变化,将底层信息的变动实时传导到各方,并且全程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因此,如何将融资所需的底层原始信息,传导到相关方,并且保证信息不丢失、不失真,是当前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这需要一种能够多方共享、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底层账本技术。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区块链技术最早来源于比特币实现方案的启发,经过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种为多方协作提供技术可信保障的独立技术体系,被认为是一次计算范式的重大创新,有可能实现互联网的革命性转变,并重塑人类社会活动形态。当前,区块链技术不仅被应用于传统信息系统的改造,而且还有望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现有中小企业融资在真实性证明和信息穿透等方面的不足,若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消除单点依赖风险的可信底层资产信息登记平台,则可从技术上保障信息真实可靠和一致性,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对核心企业的依赖,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建立连通各方的协作平台,实现纵向贯通供应链末端、横向覆盖贸易和融资多方对手、基于全局一致性保障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可信业务运行机制,在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面临的信息穿透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90户,市值达到了11.1万亿元,占境内A股市场总市值的20.66%。中央企业63.7%的资产和60.8%的净资产都在上市公司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