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然而,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底层资产信息量大、参与主体多、信息来源分散、导致信息难以穿透,影响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不利于中小企业盘活资产,有效获得金融支持。对此,我们基于某金融资产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平台,试图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底层信息真实穿透难题。本文详细阐释了其中的创新逻辑、技术亮点、架构设计及实施效果,为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一种有益的金融科技范例。
一、现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难题。
(一)信息缺失导致中小企业失去自主融资能力。
供应链是一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逐级纵向传递的关系。随着供应链从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延展,信息传递和主体信用不断减弱。中小企业不仅缺乏信用担保,而且缺乏信息上的话语权,在申请融资过程中必须依靠核心企业提供信息真实性证明,无法与金融服务机构进行直接交互。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高度依附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导致供应链金融渠道与核心企业融资渠道高度重合。某种程度上,信息话语权缺失让中小企业丧失了自主融资能力,导致普惠金融的服务难以直接渗透到中小企业。
(二)原始信息分散导致难以保证供应链信息的一致性。
为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传统业务往往通过多个维度信息的比对,防止作假现象。人们常谈到的供应链金融“三流合一”,即是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相关信息的一致性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的贸易参与方数量众多,贸易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和操作环节。在传统的记账模式下,各个主体独立记账、各自记录原始信息,因此各主体账本和原始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位置,若要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不仅要耗费大量搜集和提取信息的成本,而且还需要开展复杂但又繁琐、容易出错的对账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90户,市值达到了11.1万亿元,占境内A股市场总市值的20.66%。中央企业63.7%的资产和60.8%的净资产都在上市公司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