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国内,移动支付可谓家常便饭;而在美国,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却非常低。美国人生活中还是以信用卡和支票为主,在我们看来就像是石器时代。因为各种历史包袱,美国的支付费用极高,一单普通的刷卡消费,有2%到了各个中间商口袋里,包括发卡银行、卡网络和商户服务商。从市场结构来说,发卡银行和商户服务商都是比较分散的。只有卡网络,被Visa、Mastercard和银联几个巨头控制。
看似发卡银行抽走了整个蛋糕的大头(一单100美元的消费,就是2美元里的1.8美元),但是因为巨大的竞争,他们承受着高额的获取客户的成本。美国的信用卡往往会给客户高额的消费返现,从1%到5%不等,而开卡也会有10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的奖励。简单地计算就会发现,获客成本实际上高于发卡银行1.8%的收入。信用卡业务之所以能生存的原因是高额的利息(5%~20%)和逾期还款费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信用卡业务有点劫贫济富的感觉:一方面,发卡银行通过收取未全额付款用户(相对低收入)的高利息,来补贴所有用户的返现成本;另一方面,商户并不会为现金和刷卡用户提供不同的价格,因此相当于给了刷卡用户2%的折扣,而现金客户(相对低收入)享受不到这个折扣。
因为信用卡奇葩的“散财童子”的功能,指导用户怎么撸银行羊毛的上亿级别的商业模式便应运而生,比如Nerdwallet和Bankrate。这些网站最早是一些个人博客,来总结比较各种信用卡点数的价值以及开卡的优惠活动。如果用户看博客上的文章,通过网站的链接进行信用卡申请,银行就会通过CPC(点击量)和CPA(申请量)对网站进行广告费用的支付。Bankrate一度是上市公司,去年被私募基金RedVenture估值12亿美元私有化了。Nerdwallet则由纽约对冲基金PerryCapital前分析员Tim Chen的个人博客演变而来,2015年估值5亿美元左右,之后没有融资记录,估计现在应该也是个独角兽了。
原标题:暑期出国金融升级 境外移动支付升温 时下,正值暑期出境游旺季。在中国游客巨大的消费潜力面前,多家银行加速出国金融服务升级;同时,中国银联、支付宝也纷纷加大与外国商家的活动力度,推动移动支付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