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另一方面,一位业内人士称,“今年券商、银行甚至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在穷尽所能‘补血’,上市的确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资金都进入到金融机构,那么实体企业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同样是目标在深交所中小板的郑州银行,尽管在港股上市略晚于青岛银行,但这次“回A”却先于青岛银行。郑州银行在今年5月22日便已成功过会,7月27日已经顺利拿到批文,成为首家A+H上市城商行。
相比青岛银行,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都较为“健康”。郑州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其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是1.50%和207.75%。
这些“问题”可能并不会影响青岛银行上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以现在的发审会情况来说,一般只要是上了会的银行,都会顺利地通过发审会。
事实上,青岛银行只是众多城商行的缩影,其存在的股权问题及行政处罚都存在于大部分的拟上市城商行中。
一位银行分析师认为,目前对于这些银行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中国银行业近年来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资本补充压力较大。有些地方的城商行计划出售股权,但由于不良率偏高,不好寻找买家,就开始寻求市场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但是,这些银行到底是否能通过上市破解现在的“困境”,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14日公布了首批234只最终将被纳入其相关指数的中国A股股票,这意味着在6月1日正式生效日来临之前,全球投资者通过MSCI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仅欠纳入过程这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