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青岛银行(03866.HK)前脚刚刚披露半年报,后脚就要在8月28日面临回归A股的“临门一脚”。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银行上市前,青岛农商行和瑞丰农商行在7月份相继出现上会前一天取消审核的情况,这样的“前车之鉴”对于青岛银行来说,增添了不小的压力。
就在青岛银行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和半年报中,可以发现该行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不知道这些问题是否会成为其上市路上的“绊脚石”。
青岛银行诉讼“一箩筐”
早在2015年12月初,青岛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当时发售了H股9.9亿股,募集资金约4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7.3亿元)。紧接着在其上市刚好一年之际,在2016年底便披露了回归A股的招股书,寻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这次排队一年半多的时间,终于将要在今年8月最后一场发审会接受“考核”。
根据青岛银行的招股书,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0亿股。无论是A股发行还是H股发行,青岛银行的募资用途都是补充资本金。
股东方面,目前青岛银行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不难看出其和海尔集团的关系不一般。除了H股的股东圣保罗银行外,其余主要股东皆为内资股,分别是国信实业、海尔投资、海尔空调电子。除了这四大股东外,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青岛海尔。
从青岛银行2018年半年报来看,截至6月30日,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10.4%,同期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3.6%。
尽管这半年青岛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现了增长,但期末不良贷款率1.69%,与上年末持平,较同业的平均水平还是较高。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7年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52%。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也比2017年末增加了9亿元,逾期贷款总额达44.14亿元。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14日公布了首批234只最终将被纳入其相关指数的中国A股股票,这意味着在6月1日正式生效日来临之前,全球投资者通过MSCI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仅欠纳入过程这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