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之所以交易员对此次会议高度紧张,是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坚信最近的历史中, 日本国债的波动率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足以撼动全球债券市场,”渣打全球宏观策略主管罗伯逊(Eric Roberts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03年的美债波动出现之前,十年期日本国债出现了6个标准差的巨大波动;2013年5月的美联储‘削减恐慌’之前,日本央行4月会议宣布了新的政策宽松政策,引发了债券收益率一连串好几个标准差的巨变。”
眼下,日本央行的保守的立场可能与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在今年9月进行总裁选举有关。如果日本央行在此之前大幅调整货币政策,市场预计安倍晋三的连任可能会受到影响。日本央行的下一次议息会议将在9月18日~19日进行。
日本经济究竟如何?
日本的经济数据自上次会议以来仍维持强劲,2018年二季度Tankan调查证实,尽管全球贸易紧张情绪在过去几个月升级,但企业情绪并没有大幅恶化,薪资增速维持强劲,劳动力市场持续趋紧。
在今年一季度数据暂时转弱后,生产和私营部门数据开始显现复苏迹象。鉴于这些经济数据,此次日本央行对于经济的评价仍然是“温和扩张”(expanding moderately)。
尽管经济数据强劲,但通胀持续没有太大起色。最新公布的日本核心CPI增速仅为0.7%,远低于2%的目标。此外,通胀动能也从一季度以来持续走弱,这也导致日本央行在6月会议上下调了日本CPI的评估,将CPI同比变化的预测降低到0.5%-1%的范围,而此前则为1%。
日本央行此次表示,仍将致力于引导通胀回归到2%的目标,并使其稳定在高于2%的水平。
超级宽松难说再见
美联储已经开始加速加息、缩表,但全球央行的分化也不断加剧,欧洲央行虽然年底将退出QE,但宣布明年夏天后才会考虑加息,日本央行紧缩之路的开启可能还要更晚。
眼下,日央行退出货币宽松的条件尚未成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此前就表示,虽然实施量宽已经多年,但日本消费依然乏力,企业信贷依然疲弱。备受央行关注的通胀指标似乎也与输入性通胀,即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联动性较强。通胀的内生动能在短期反弹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距离2%的CPI同比目标仍有漫长距离。
贝莱德固定收益业务主管Craig Vardy近期也表示,出于日元走强的风险,日本央行只可能进行一些“装饰性”的调整。
不过,罗伯逊对记者表示,“日本央行可能尚未做好准备,但我们认为应该提醒大家,当他们开始 有所举动时,所有债券和利率波动率都会受波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