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90年代末规划,三年前正式上马。这所崭新的医院是上海医疗行业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成就之一。
作为目前肿瘤放射疗法技术的尖端,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最尖端、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以治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著称。截至今年5月31日,上海市政府主导建成的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累计收治了1310例患者,并且晚期癌症患者居多。1310例患者中,全部采用重离子或采用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的患者有1200例,占91.6%。
根据治疗手段的特点,质子重离子医院在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5个重点病种的治疗上具有突出优势。根据院方提供的数据,这5个重点病种收治比例占收治总数的近60%。而根据开业3年来的随访结果,病人的生存率都在90%以上,有的达到100%。
辐射长三角:患者转进来,医师走出去
无论是服务长三角肿瘤病患,还是这一尖端技术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推广,质子重离子医院都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在质子重离子医院1310例患者中,来自上海的患者占37%(486例)、江苏11%(138例)、浙江10%(131例)、安徽3%(36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医联体网络,来自浙南、浙北、泰兴、台州等地区的病人都可以通过这一网络进行转诊。”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晓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质子重离子医院和长三角患者的紧密关系可以追溯到建院之初。2014年6月,参加医院设备注册临床试验的35例临床试验患者中,就有来自长三角的31例患者,占临床试验患者总数的88.6%。四年后,这批患者生存率达97.1%,全部临床试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1.4%。
目前,质子重离子医院形成的标杆效应已显现,许多长三角地区都希望能引进质子重离子设备,打造自己的“防癌利器”。这也让质子重离子医院在诊疗之外,更肩负起介绍和输出相关技术的功能。
近百场专题经验交流和指导,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活动让更多医疗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技术,也为加快长三角地区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引进和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此外,为了帮助长三角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切身感受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便利,医院根据长三角地区不同的肿瘤发病特点,针对某些恶性肿瘤高发的地区,医院专家团队已多次前往当地的肿瘤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技术宣讲、专家会诊和研究合作。
“虽然兴建一台设备所需的资金量很大,但是相关的医学和管理技术往往更为难得。为了帮助一些地区引入这些技术,很多算得上机密的数据,我们都会直接传授给来学习的医院。”吴晓峰透露。
除了技术,行业标准和管理经验都成为质子重离子医院能够对长三角地区“输出”的财富。该医院针对近40种肿瘤疾病制定了56项质子重离子治疗临床诊疗规范,这些规范也成为了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中国标准”。而医院建设、诊疗流程管理等方面的运营经验,也成为质子重离子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
据吴晓峰介绍,因为治疗程序和之前的手术和常规放疗化疗不同,质子重离子疗法对于流程控制和术前策略制定有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也是更高的挑战。一些希望在长三角地区开始的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医疗机构,甚至邀请质子重离子医院和他们一同管理,希望复制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中国标准和上海经验。
尖端技术背后的人才支撑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重离子技术处于目前肿瘤放疗领域的最尖端,尤其对抗拒放疗化疗的难治性肿瘤有显著疗效的特点,其放射生物学效应显著强于质子。”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技术委员会主任蒋国梁曾对媒体表示。
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卓越效果,是通过质子和重离子射线对病变部位的“精确打击”实现的。规模庞大的加速器会将碳离子和质子加速到70%光速,这种射线在进入人体时不会释放能量,但一旦到达病灶部位,能量会大量释放,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爆破”。
和低副作用、高疗效相对,这一技术的操作门槛也要远远高于一般放射治疗技术,目前医院的医学物理师并不能满足质子重离子技术的操作需求。特别是掌握质子重离子技术的首席物理师,国内这类高端人才依旧稀缺。因此,在建院之初,院方高薪延揽了三位来自美国的医学物理师担任首席物理师。目前,质子重离子医院的物理师和医师比例已经到达1∶1。
据报道,医院的放射物理科主任、首席物理师Michael.F.Moyers来自美国,早在1995年就获得美国放射物理学院专家资质,拥有二十余年的粒子治疗经验以及质子治疗中心的筹建经验。另外几名来自美国的首席物理师,也均是该领域的顶尖专家。
据记者从质子重离子医院处了解,随着质子重离子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相关人才的短板可能会进一步凸显。保守估算,根据国内计划筹建的粒子中心60家,按照每家30~50人的规模,基本物理师的缺口也在1800~3000人左右。
“领导和医院都觉得,我们一定要做(医疗物理师)人才的孵化器。”吴晓峰告诉记者。为了能给医院提供资助培养的医学物理师,也为了今后国内的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真的能实现“自力更生”,上海开始探索医学物理师自主培养的道路。2013年,复旦大学筹备并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方向)硕士培养项目,以填补国内这一人才的空缺,目前,每一届硕士培养人数都在10人左右。
经过学校选拔、院系培养和医院实践等多个环节,这一硕士培养项目已经能稳定地为质子重离子医院提供相关人才。从2015年第一批硕士毕业至今,有27位毕业生留在质子重离子医院,成为一名医学物理师。根据国外经验,一位物理师从学成毕业到能否独立完成全部放射物理工作,需要至少10~15年时间。
“现在这些年轻人都在医院工作,他们有的还希望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造。”吴晓峰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中国本土化的首席医学物理师。”
和世界其他采用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医院相比,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起步相对较晚,但已经实现“后来居上”。以2017年的业务量作对比,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经能排到全球第三,和前两名仅有100例左右的差距。“我们希望能在五年后,实现全球年业务量第一。”吴晓峰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彭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