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白石洲造富房东:40万成本5000万市值,耕楼浮盈124倍

2018-06-14 09:08:0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今年3月底,农克庆把白石洲的一部分房子卖了。深圳最知名的城中村白石洲旧改在即,但他不想等了。

农克庆不是村民,是外地人。他的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与白石洲片区内的塘头村村民合资建房,建成后分得一层。一层又分为数间,出租出去。后来,农克庆母亲又在白石洲买下其他房产,“那个年代小产权房交易是件很平常的事。”

第一财经采访期间,多名白石洲出租屋业主提起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白石洲建设的粗放。

“那时候村里的人都没钱搞建设,很多在’大逃港’期间跑到香港去后来变成港籍的村里人也回来盖房子,甚至还有很多别的省份的外地人,你出钱,我出地,建好的房子就拿来分,或者卖出去一部分,什么形式都有。”熟悉村史的70后白石洲人曾镇回忆,农场出身的白石洲有较为沉重的发展历程。

家华也有相近的表述。“我妈当年盖房子,都不敢盖太多,怕没人租,当时白石洲还很荒凉,我家最后只盖了1栋一共1000多平,现在想想都后悔。”家华邻居家的出租屋有2000多平,而他的亲叔叔有三栋。

在曾镇看来,白石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以前白石洲南区京基百纳广场是一片海,而北区的江南百货所在地原是个小水塘。”

家华回忆,“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2000年出头的一段,白石洲到处都在盖新的房子,地上都是建筑材料的碎渣、瓷片。”

白石洲的建设与深圳城中村的发展脉络大致相同。在深圳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一名研究人士指出,深圳城中村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城中村出租屋建设的萌芽阶段;90年代至2004年是疯狂建设年代;而2004年后政府查违,城中村建设基本定容。

深圳市在不同的发展节点针对农村建房出台后不同法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