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美国是全世界天然气资源第一大国,美国能源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美国天然气储量78万亿立方米,远远超过此前认定的世界天然气储量第一大国俄罗斯的47.57万亿立方米。市场普遍认为,2025~2035年间,美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而且,自从“页岩革命”爆发以来,美国页岩气生产爆发式增长,使得美国迅速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洼地;东亚天然气消费者则不得不承受国际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的“东亚溢价”的负担,东亚市场天然气价格高时可达北美市场6倍左右。从2012年至2018年一季度,欧洲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美国天然气价格的1.8~4.1倍,东亚价格(以日本价格为基准)相当于美国的2.7~5.9倍。
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不得不承受数倍的能源成本劣势,而且激励了中国制造业向美国转移产能,以求获取其廉价油气能源、原料供给。因此,如能充分利用巴拿马运河改扩建工程已于2016年中竣工投入使用、美国放松取消油气出口管制的机会,与美国达成协议,扩大进口美国液化气,正是缩小、消除“东亚溢价”可选之道。
卖方的道德风险
“中兴事件”让全世界都深刻认识到了美国作为卖方的道德风险,扩大进口美国液化气是否会赋予其对我国能源供应“卡脖子”的机会?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美国之所以能够施压中兴,关键在于美国企业独占了部分核心元器件的生产供应;但无论是在油气还是在农产品市场上,美国都不具备这种垄断能力。
其次,中国目前天然气进口来源集中度较高,管道气尤甚,给外国供应方创造了选择关键时刻给中国掐脖子的机会,增加新的进口来源国,有助于降低此种风险。
2010~2012年,中国进口管道天然气几乎全部来自土库曼斯坦,2013年以后陆续开始进口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管道天然气,但占比远远低于土库曼斯坦。直到2017年,我国进口管道天然气中土库曼斯坦仍然占到80.5%,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哈萨克斯坦分别只占8.5%、8.4%和2.7%。正是管道天然气进口来源如此高度集中,给外国供应方创造了选择关键时刻给中国掐脖子的机会。2017年冬季,中国遭遇民用天然气短缺的“气荒”,不少舆论归咎于油气央企,其实中国石油早在当年4月就开始推动冬供项目,把原定2018年中完工投产的萨曼杰佩气田增压工程和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分别提前到2017年11月和12月投产;但这项工程不仅在施工建设中遇到了来自东道国方面的一系列障碍,而且遇到了土库曼斯坦单方面大幅度压缩对华供气之举,理由是“检修设备”之类。考虑到中亚有的气源存在东道国“一女两嫁”情况,其潜在风险进一步升高。为了改善自己在能源进口贸易中的谈判地位,我们必须推动油气进口来源和方式多样化,管道油气和海运油气并举。加紧推进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进口俄罗斯亚马尔液化气,进口美国液化气,就是我们可以采取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