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票房、房价与洗钱,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8-06-06 09:07:15      参与评论()人

咱们呢?据说有些电视剧男女主演片酬已经上亿。

抛开明星这一角看看冰山

为什么我们的票房增幅与房价增幅一致,而我们的明星收入与全球明星收入逻辑相悖?

也不是很难理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台湾影视业也很火爆。翻拍成风,长剧连篇,剧情之挖空心思让人瞠目结舌,穿黑衣的小龙女和装少女的西门大妈至今让人念念难忘。台湾影视业吸引了香港等各地的“精英”,热门剧“楚留香”“乾隆”“白蛇”里都是香港演员的身影。当时“走穴”成风,快钱好赚,艺人邀约都跑不过来,而有些地产公司老板邀请如周润发这样的港星来工地招招手停留几分钟就酬劳上百万。

似不似当前?

回头来看,很容易理解。台北房价从1986年每坪6.72万元,到1990年仅仅四年就涨到每坪36.87万元。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时间里指数涨了12倍。

所以,后来呢?就没有后来了啊。

若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段的香港,对于明星片酬的讨论也挺激烈。这个时候,香港票房突飞猛进。我们所能够想起的许多“经典”都出自此时,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都大放异彩。到1992年,前十名平均票房达到了3870万港元,票房过3000万的就有15部。

但是,1998年票房榜前十名居然有7部在2000万以下,1999年首次出现不到3000万的票房冠军。

回头来看,也很容易理解。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的最高16820点,到1998年8月6544点,下跌过程维持一年,跌幅达到61.1%。

不可否认,经济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支付能力增强了,购买意愿变多了,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没毛病。

但也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中有了泡沫,资金流动走向了歧路。台湾人对当时的美好回忆叫做“钱淹脚目”。而据粗略估计,20世纪90年代前7年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为香港带来的“额外财富”,相当于香港在这7年间生产创造出来的本地生产总值的总和。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