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随着信贷增长放缓,它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将逐渐显现,正如近期经济数据开始显示出的那样。而表外杠杆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一些相应的底层资产被迫清理出售,从而给债券和股票价格带来压力。最近债券收益率的飙升似乎预示着山雨欲来。新监管到2019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但合规运作已经开始,其力度将在今后的18个月里越来越明显。
二是资管新规将收紧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
资管新规的实施可能会相当复杂,市场价格如何对新规的推行伴随的风险来定价,是一个挑战。最近出现的企业违约潮,包括一些资产负债表相当可观的知名企业,以及随后债券市场的动荡,都表明资管新规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当标的资产的杠杆被移除时,相应的资产价格必然受到影响。延长新规的实施期限只会减轻,但并不能消除痛苦。市场将会感知到信贷紧缩的影响。
三是下调存准率以替换MLF是央行缩表的信号,资产负债表变化往往会影响资产价格。
近期央行出乎意料地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用以替换中期借贷便利(MLF),该举措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宽松。鉴于近期不断重申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以及无所不在的房地产泡沫迹象,很难相信央行会采取这种突然改变货币政策的做法。
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我国三年经济周期的晚期阶段,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往往放缓,就像现在这样。尽管MLF为央行提供了更多影响市场利率的空间,不过这也意味着央行在通过扩大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以承担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下调存准率以取代MLF是央行缩表的一种方式。同时,央行在近期与市场的沟通中讨论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可能性。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起伏和剧烈波动。每当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增速减慢甚至收缩时,就像2008年、2012年和2015年那样,股票价格将承压,同时伴随着市场波动上升;并且人民币会走弱。在这些时期,央行同样也通过下调存准率和(或)利率以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宏观经济风险。来自政策的微调,尤其是最初的步骤,不太可能逆转周期性下降的趋势。因此央行确认经济放缓的信号将会开始促使资产价格沿着现有趋势加速,而不是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