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投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注重补齐投研短板。资管新规在打开保险资管机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参与国家战略重大项目建设的配置策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监管标准后,保险资管将与券商、基金、信托、银行在资管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同台比拼。
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在形成符合行业定位和企业自身特色的投资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管理水平、资管规模、项目经验、团队建设等方面,保险资管的基础能力建设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项目的投资体量大、回收周期长、受宏观变量影响大、收益安全性要求高,保险资管需要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既要借鉴学习其他金融同业跨市场、跨品种资产配置的方法论和经验,又要体现保险资金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大类资产配置优势。
第四,科技——实现资产负债联动,提升风险动态管理水平。资管新规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和防范,对于超越短期视角、拉长周期实现资源配置的保险业而言,准确把握资产负债的变动趋势是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前提,如果能实现资产与负债波动的动态监控和即时响应,就能有效降低公司的风险敞口。这一目标对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监测和联动传导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诉求。然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仍多处于保费收支与资产管理“两张皮”分离的阶段,限于对数据技术和模式创新的把握不够到位,在资产端与负债端信息流的互动上进展有限,更难以在更高层面实现数据联动下的资产负债管理流程体系再造。
保险公司应当紧跟快速的科技迭代趋势,密切关注金融科技与基础资产负债数据组合产生的颠覆性变革可能性,通过现金流匹配、缺口管理、动态财务分析等数据分析工具,构建对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合理匹配和优化调整,打通投资账户与保险产品的信息流互动桎梏。(盛松成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李鹏系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发展企划部高级经理)
原标题《盛松成: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金融强监管是保险发展的新机遇》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