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当风起云涌的人才“大战”硝烟四起。首先,争夺人才的各地方政府,是否明确“人才”究竟是什么?
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常常给人以固有身份,如“干部”“工人”等,因此,这种思路或给了我们一些桎梏。从当前的人才引进导向看,大家青睐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等。
其实,人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所谓“人才”有层次。高科技人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等,当然是人才,但是,从产业发展层面看,每个层级都有其“人才”。基础研究或者需要研究功力深厚的学者,工厂实务也需要高等技术工人。只要经济发展中不能缺少这道流程,此流程中就有脱颖而出的人才,而且被强烈的需要着。
所谓“人才”有针对。每个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背景、现状、比较优势都不尽相同,未来发展目标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是向着国际金融中心进发,有的准备成为中国“硅谷”,有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需要的人才侧重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所谓“人才”有变化。当前,互联网、AI让大家意识到技术的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技术人才炙手可热。同时,经济增长、消费升级,让我们对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人才也供不应求。比如“保姆”,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人才”。
人才说到底是一种社会需求,一个领域被需要,而这个人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水平,工作的效率越高,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被需求越强烈,就具有了稀缺性。
即使对照历史和国际经验,也能够看到,许多国家都是参照自己当前的发展阶段、下一步的发展方略来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的。人才战略的大思路趋同,但细节却应时而动,以便人才结构时刻能够与经济结构需求相适应。
人才政策需要系统性建设和法律保障
有人说,别说保姆了,我们说的人才,就是高层次人才。好,那就说高层次人才。
吸引人才,是要留住人才,核心是使用人才。那么,人才需要什么?
高层次人才需要好条件。这仿佛是一个共识。但是,过往政策所给予的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政府也是相当给力的。但结果未必都皆大欢喜。“人才”留不住,人才很不忿,用人单位很不忿,行政机构也很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