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8月18日晚,生态环境部再次通报2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一起是中国化工集团贵州天柱化工有限公司虚假整改问题;另一起是福建漳州市漳浦县矿山非法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从8月9日开始,生态环境部在10日之内已连续通报了8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其中,在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就对天柱化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问题整改不力进行过公开通报。这家企业曾被黔东南州、天柱县两级环保部门处罚多达17次,但环境违法依旧,排放超标达212倍,污染情况十分突出。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天柱化工有限公司屡罚不改、违法依旧、问题频发,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环保主体责任不落实、敷衍整改,更重要的是上级企业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生态环保责任传导机制严重缺失,对该下属企业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隐瞒不报,对虚假整改问题听之任之,甚至是直接参与下属企业的环境违法问题。
2019年7月13日,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工集团”)开展督察,在前期对集团公司综合督察基础上,经分析梳理并聚焦问题后,督察组下沉到贵州,对天柱化工有限公司重点督察。督察发现,该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环境违法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严重,对待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指出的问题,敷衍应对、虚假整改。
中国化工集团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点督察的两家中央企业之一,8月8日,生态环境部表示,从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边督边改具体情况看,两家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整改力度不够。
超标212倍、处罚17次、违法依旧
天柱化工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2003年由中国化工集团所属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先后建成2条碳酸钡生产线及配套渣库,每年产生危废钡渣约8万吨。该企业一期渣场占地15亩,现已闭库;二期渣场占地面积约30亩,库容80万立方米,现已使用约50.5万立方米,库存渣量约70万吨。
生态环境部将于近期组织通报一批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评编制单位,形成一批环评信用记分,查处一批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环评违法行为。同步发布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同步启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系统
【techweb】4月15日techweb报道,下午4时42分,中国移动向用户发送了一条短信,内容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用户拨打商业营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