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财政部点名检查77家药企销售费用”的消息,在医药行业以及资本市场引发巨震。陷入恐慌的不只文件中列出的77家药企,整个行业宛如惊弓之鸟:销售费用向来是医药企业不可言说的秘密,而在“两票制”政策推行一段时间后,财政部重点检查销售费用,显然更能直击药企要害。这次,医药行业在药品销售、流通中的种种潜规则是要被彻底揭盖了吗?
直奔软肋
6月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公告,决定组织部分监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于2019年6月至7月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8月31日前上报有关检查材料。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名单显示,此次检查共涉及77家医药企业,其中财政部监管局检查15家药企,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5家上市医药龙头,以及赛诺菲、施贵宝、礼来3家国际知名企业;地方财政厅(局)各检查2家药企,共62家企业,涉及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士力、石药集团等22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此次检查的重点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包括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真实性以及其他方面。
事实上,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畸高一直是行业通病。根据Wind分类,2018年298家A股上市药企(不包括*ST长生)的销售费用合计达到2434.14亿元,同比增长近36%,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17%,相较上年增长两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共有232家企业去年销售费用超过1亿元,其中有64家超过10亿元,35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超过50%。
消息传出后,医药板块连续重挫。毕竟根据财政部地方部门财政专员过去对药企行业销售费用的调查显示,在很多成品药价格中,医药销售费用的占比都非常高,这些费用多数以会议费、业务宣传费、学术推广费等开支进行列出,并将部分款项支付给一些中介服务公司,用于销售回扣。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核查对医药公司无异于精准打击,从最薄弱、最可能违法的项目开刀,直奔药企软肋。而一旦该种销售模式被打破,行业将深度洗牌,部分通过中间环节拉动销售的药企公司甚至因此面临“灭顶之灾”。
制造业大省广东再次下调一般工商业电价,这对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有直接作用。 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显示,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发文,今年第二次降低全省一般工商业电价
郭台铭究竟拥有多少家公司?这个问题即便是富士康内部的工作人员,也许也很难说得清楚,一句曾流传于内部的玩笑话是,“各类科技公司排行榜中以富字开头的公司都有可能是郭台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