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美国卡脖子不是一两天 N年前央企如何度过至暗时刻?(2)

美国卡脖子不是一两天 N年前央企如何度过至暗时刻?(2)
2019-05-24 12:55:05 国资小新

曾经,我们完全依靠进口盾构机,技术专家要国外配,处处看人脸色。在使用过程中,即便有质量问题对方也不会承认,维修的钱足够买一个新的。维修过程不给我们看,一条警戒线把中国人挡在外面。

美国卡脖子不是一两天 N年前央企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2015年,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现在,中国的盾构机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二,将外国同类产品价格拉低了40%。

曾经,我们的港珠澳大桥面临难度最高的海底隧道段沉管施工。国内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因此找到了在沉管隧道方面技术最牛的荷兰公司寻求技术合作。对方却要价1.5亿欧元,相当于15亿元人民币,而且还只是咨询费用,不包括技术转让费用。最终我方提出付3亿元,只换取最重要、施工难度最大部分的技术支持。对方却回应:3亿元只能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

美国卡脖子不是一两天 N年前央企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面对如此羞辱,我们历经数年艰难攻关,最终完美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施工。而荷兰人也只能承认,中国从沉管隧道技术的小国,一跃成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大国。

国产化、自主创新意味着什么?中国石化的这位师傅说得很明白了:

“老外的一个钻头,说100万,你用不用?没有国产化,你就得用。他是不是制约你?它实际就值5万,但就要卖你100万,一穷二白人家就整你。当你有了以后,你有议价权了,你可以用它也可以不用它,他是不是要降价?国产化的意义,不只是避免多花钱,还避免关键时刻被卡脖子。”

在新中国石油工业起飞的时候,“钻头不到,石油不冒”。没有钻头,只能找国外购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石化的科研人员一咬牙,一跺脚,自主研发喷射式聚晶人造金刚石刮刀钻头。1979年的春天,新型胜利钻头一次下井进尺2901米,创造了该类钻头单只进尺世界最高纪录!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种“鬼逻辑”,中国不信,央企不信!

因此才有了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国产航母、歼20、驱逐舰、天眼……

美国卡脖子不是一两天 N年前央企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