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马斯克”的春天在哪里?民营火箭公司遭遇成长的烦恼(2)

2019-04-09 10:09:33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航天的“国家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黄志澄说,两大集团手握最核心的技术、大批人才,以及多年积累形成的地面发动机试车台、大型振动试验台、风洞等基础设施,这都是国内民企无法企及的。

不过近年来,两大集团分别推出的快舟、捷龙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直接瞄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我国民营卫星制造商天仪研究院CEO杨峰曾表示,火箭是赤裸裸的竞争市场。客户并不在乎你的企业是大是小、技术路线是固体还是液体、火箭是不是可回收等,只在乎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面对竞争,各民营火箭公司观点一致:要“揽瓷器活”,只有拿出“金刚钻”。

  成长中的航天民企,先天“营养”不良?

白手起家的民企想很快拿出“金刚钻”谈何容易。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他们成长必须的“营养”。

与资金雄厚的SpaceX相比,国内火箭公司显然不是一个量级。据了解,零壹空间融资约8亿元,翎客航天只有几千万元。

同时,资本市场不乏追求“速效”者。翎客航天技术总监楚龙飞认为,与资本合作时,要遵循火箭发展的科学规律做规划。该公司在前期就跟投资人深入沟通,对于运载火箭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的事实,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继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相继发射失败后,星际荣耀公司也宣布了近期发射运载火箭的计划。该公司总裁助理姚博文表示,这次发射的成败事关为中国民营火箭正名。“我们希望上半年能实现一次完美的入轨发射,这对民营火箭公司群体来说是件好事。如果前3家公司都在第一轮发展里阵亡,可能会消磨资本的信心。”他说,“目前整个行业急需一份让人信服的答卷。”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