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笔并购加身,全通教育短期内业绩有了很大提升。2014年至2016年,全通教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3亿、4.39亿、9.77亿,净利润分别为4487.74万、9359.56万、1.03亿。
不过,全通教育并购标的很快出现“爆雷”。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重大重组标的继教网和西安习悦均未完成当年业绩承诺,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项目型业务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但净利6629.16万,扣非净利2617.34万。计提商誉减值0.24亿后,截至2017年末,全通教育账面商誉达13.9亿,占期末净资产的62.52%。
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业绩快报,2018年全通教育实现营业总收入8.33亿元,同比减少19.17%;净利润亏损6.21亿元,同比下降1037.51%。报告期内全通教育初步估算商誉减值6.43亿元成为公司上市以来首年亏损的主要原因。而2014年至2017年,全通教育净利润总额仅为3.07亿元。换言之,五年间全通教育营业收入合计34.73亿元,净利累亏3.14亿。
二级市场上,截至3月15日收盘,全通教育报7.22元/股,目前总市值仅剩45.7亿元,较2015年巅峰时期的535亿元,缩水489亿元。
沈萌同时向长江商报记者强调,一边是蹭热点炒作成性的上市公司,一边是估值虚高的“名人”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定要把握风险,切忌高位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