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
研发不成功就跳楼,任正非为何对自己这么狠?
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
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办公大楼
华为“C&C08”数字交换机动员大会。
“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说这番话时,站在5楼会议室窗边的任正非显得异常冷静。
不久前,纵横式局用交换机“JK1000”项目失败,华为承受严重损失,甚至到了给员工打白条发工资的地步。重压之下,任正非却依旧坚持搞研发,将宝押在了新项目“C&C08”数字交换机上。负责研发的李一男说:“这是一次以公司全部资产为本钱的最后一搏。”
任正非的“跳楼”决心,激起华为员工的拼搏激情。1994年8月,“万门C&C08机”推出,横扫中国电信市场。此后,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一直在销售收入的10%以上。
2017年,砸下896.9亿元研发费用的华为,创造了60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这一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较上一年增长15.93%,涌现出一批以华为为代表的、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抓住“互联网+”、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机遇,民营企业不仅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也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过去5年,民营企业完成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
1987年9月15日,怀揣着21000元的集资,任正非在深圳两间破旧的民房里创立了华为。彼时的华为,因为身处深圳背靠香港,靠着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倒买倒卖的业务,赚取一些微薄的盈利。
华为公司最早的办公地点是在深圳湾畔的两间简易仓库型的房屋。
一次偶然的机会,华为正式踏入了电信行业。
1988年,时任华为总裁的任正非,经辽宁省农话处的一位处长介绍,开始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电话交换机产品。
两年的电话交换机代理业务中,华为不但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更重要的是认识了通信行业和通信市场。在代理业务中,华为也遇到了不少的烦恼,因为经常得不到供货,代理业务做得并不顺利,差点让被人当成骗子。
当时电信设备市场基本被来自7个国家的8种制式设备瓜分,号称“七国八制”。这些设备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由于制式不同,电话经常掉线,给普通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1989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我国实施大型程控交换机禁运制裁,更让人们对这种被动的市场格局产生了受制于人的复杂感受。
七国八制:来自七个国家的八家厂商、八种制式的机型垄断了国内市场。具体就是,来自日本的NEC和富士通,来自美国的朗讯,来自加拿大的北电,来自瑞典的爱立信,来自法国的阿尔卡特,来自德国的西门子和来自比利时的BTM等八家跨国企业分别占据了中国市场。
任正非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大规模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将是大势所趋。但国外技术的垄断和设备高昂的价格,成为了公司发展最大的“拦路虎”。他很快做了一个决定:与其做代理,不如自己做产品。
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性。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华为公司为何放着轻而易得的钱不赚,却去劳神费财地搞科研。任正非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8月11日,在大雨中,华为进行了今年的第二次搬迁,这次是5400人。与7月1日搬迁的2700人相比,人数翻了一倍。任正非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华为的新基地?为什么说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