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可以说,目前是绝味食品在靠加盟模式在市场上跑马圈地,意图拼规模取胜,博取短期效应。”朱丹蓬总结,“周黑鸭则选择了直营模式去拼盈利取胜,意在夺得长远利益。煌上煌则是两者兼顾,一起发力。”
竞争之下的食品安全隐患
虽然行业发展空间大,但模式较量的背后,三家企业还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山寨店、加盟店等带来的食品安全考验。
法治周末记者通过梳理监管部门公告信息及媒体报道发现,近年来,三家企业都或多或少牵扯进食品安全负面事件中。
例如,2015年9月,南昌电视台三套节目《江西政法》曝光了绝味食品南昌广场东路店和绝味食品全资子公司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员工未戴口罩徒手操作,掉地上的鸭脖直接捡起接着加工”“员工偷吃一半脆皮肠又放回,继续包装”“隔夜卤菜继续卖”“现场卫生环境堪忧,苍蝇蚊子漫天飞”等一系列生产销售乱象。该报道不久后,绝味食品发布致歉信。
在山寨店问题上,周黑鸭的表现更加突出一些。
创立于2002年的周黑鸭,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直营连锁,从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开设门店。
然而,2016年1月,周黑鸭自行调查公布的山寨店情况显示,周黑鸭在全国范围内山寨店多达941家,竟出现了山寨店比直营店还多的尴尬情况。
2016年1月,周黑鸭出现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针对违规添加罂粟的抽检黑榜上。不久后,名单上的安徽省宿州市周黑鸭宿蒙路口店和宿州市埇桥区慧鹏周黑鸭经营店后被周黑鸭官方证实为山寨店。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三家企业的经营模式影响到了食品安全事件风险的系数。
“相比于直营店模式,加盟连锁模式是很‘危险’的一种模式,在食品安全的监督上会相对较弱一些。”朱丹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