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清洁取暖依然任重道远,技术、资源、市场各个方面都需要继续扎实推进。”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
在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过程中,散煤治理是重中之重。《计划》明确,2020年采暖季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在此之下,“煤改气”“煤改电”等散煤替代方式,被作为重点推广措施。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介绍,2016年至2017年,“2+26”(北京、天津和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城市)城市完成“煤改气”“煤改电”470多万户,去年冬季北京市PM2.5浓度大幅降低,根据专家团队的测算结果,散煤治理贡献率达40%左右。
但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去年“煤改气”推进使得天然气需求规模超预期增长,而供应侧又因各种原因出现始料未及的减少,多地出现气荒,北方一些地区“煤改气”工程暂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亿认为,通过燃烧煤炭和天然气来给建筑供热,是高能低用。在他看来,除非中国在燃气资源方面有所突破,否则天然气很难成为主导能源。目前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到7%,如果像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达到20%的占比,保守估计每年需消费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年产量约为1400亿立方米,由于天然气产量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届时,将剩余5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需靠进口填补。“如此,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将占到现有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的50%左右,不符合国家对于能源安全的要求。”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算了一笔账: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约206亿平方米,如果全部“煤改气”,一年用气量约2000亿立方米,而2017年全社会用气量才2373亿立方米;如果全部“煤改电”,一年用电量约需2万亿度,而2017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一共才8695亿度。单从能源供应的层面看,已经困难重重,若再加上每年的财政补贴负担、安全等问题,未来的清洁取暖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
中央财政支持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扩围,试点申报范围在去年提出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基础上,新增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