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自1969年北京开通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用不到5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发达国家150年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大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除了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间的出行如今也十分便利。高铁的飞速发展,将百姓生活带入了“坐地日行千万里,朝发夕至一日还”的“穿越”时代。胡希捷说,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的三分之二,覆盖了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全球吞吐量前十港口中国占七席
偌大的码头装卸现场,吊车和自动导引运输车忙碌不停,一个个集装箱被准确无误地吊起和安放,操作控制中心里只有寥寥数人在用电脑指挥控制着这一切。
这是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日前参加部离退休部长党支部活动时,在全球单体最大、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码头——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看到的场景。
洋山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崭新的里程碑,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象征,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据统计,上海港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位置,它的发展是我国港口改革开放的缩影。
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国港口占有7席。其中,上海港以4030万标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分列第三、四、五位,广州港和青岛港分列第七、八位。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港口普遍受“压船压港”困扰。“改革开放前,港口压船压货司空见惯,船舶在港停留少则几天、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港口经常要组织疏港运输的‘会战’。外轮船长嘲笑我们的港口是黄金向海里扔。”黄镇东回忆。当时他在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