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青、蒙油菜异军突起 产业迎来新变局

2018-07-27 11:40:4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刘跃告诉记者,青、蒙两地的大宋农业公司、文泰粮油公司、呼伦贝尔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海拉尔农垦集团、满洲里恒升粮油进出口公司等均在菜油生产工艺、产品研发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成功研发出高原菜油冷加工等新工艺,让土榨工艺优化与产能升级等得到了同步提高,生产出来的菜油不但保持原有的独特香味,而且保证营养成本不流失,当前很受市场欢迎,如文泰粮油公司生产的高端活性菜油、活性亚麻籽油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得到提高。

在满洲里恒升粮油进出口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榨油车间设计加工能力为日加工油菜籽1000吨,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产10万吨菜油,是集进出口贸易、油菜籽收购、加工、成品油销售为一体的满洲里市重点龙头企业。据该公司董事长张文华介绍,公司原料来自精选的俄罗斯产纯天然、无污染的双低油菜籽,产品具有绿色、低芥酸、低硫甙、物理压榨的特点,当前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下一步,在稳定俄罗斯油菜籽进口加工业务的同时,公司将逐步打造成为俄罗斯粮油进口物流基地。青、蒙两地油脂加工企业未来所需原料完全可以通过进口俄罗斯等国的油菜籽来满足。

刘跃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近年来每年均要经满洲里口岸进口一部分高品质原料。据专业人士介绍,满洲里为我国进口俄罗斯油菜籽的重要口岸,二连浩特为进口蒙古国油菜籽的指定口岸。从进口俄罗斯油菜籽的品质来看,其为非转基因“双低”油菜籽,含油率大多在43%以上,进口成本较低。与此同时,国内部分企业赴俄罗斯所生产的油菜籽成本更低,由于地租只有1元/亩,在俄罗斯租地种植油菜且把收获的油菜籽运回国内很划算。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已突破3000万吨,但国产食用植物油却常年徘徊在1000万吨左右,致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在30%左右。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食用植物油仍将呈现严重产不足需的局面。因此,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青、蒙产菜油靠品质取胜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