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董明珠。来源:被访者供图
“赌徒+精算师”
本该是庆祝的时候。
2017年,格力电器获得了史无前例的业绩突破,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6.92%;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两项指标双双打破了历史记录。
但董明珠却没有放下重担。她已经连续20多天没有休息过,经常凌晨3、4点的时候,还有高管收到她发的微信。“她对格力未来充满危机感。希望一直维持格力高速运转的状态。”
28年以来,除了2015年、2016年两年的业绩回落,格力的总营收一直在稳步甚至大幅增长,以2012年董明珠独立执掌格力电器为分界点,1991年~2011年,21年的总营收为3747亿元,而2012~2017年的6年就突破了7000亿元;再看净利润,前21年累计195亿元,而后6年则超过了800亿元。可以说,董明珠已经为自己的两届任期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但她还有一个未完成的目标,就是冲刺2000亿大关——假如真能实现,也就兑现了她2012年提出的“再造一个格力”的豪言。
增加的500亿来自于哪里呢?
“再过五年,还是没人能超越格力空调。”或许董明珠的判断不会错,格力依然可以锁定2005年至今的家用空调第一的位置,但是8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空调这一事实却限制了格力未来的想象空间。
自称最大的乐趣就是“卖空调”的董明珠,需要给投资者一个新故事。
智能装备算一个。董明珠在2018年的干部工作会议上表示将扶植其成为“第二主业”,尽管2017年的营收占比只有1.4%,却比上一年增长超过10倍。生活电器也可以重新部署,不过连续多年的未见起色已经消磨掉了外界的期待;除此之外,投入近10年的模具业务,备受争议的手机,以及传闻中的芯片业务,哪一个才会是格力电器下一个阶段的增长引擎?或许都不是?
外界有疑虑,但格力内部却似乎未见彷徨。“这些铺垫多年的业务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增长点。”不止一位格力高管这样表示。
与其说他们相信这些业务的增长潜能,倒不如说他们相信董明珠的判断,“只要董总认定的事情,她一定会不惜代价把它做好。”谭建明说。他在2017年升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是个爱好摄影的“技术男”,也是格力的“元老级”人物,1989年就加入了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调厂。
董明珠是在之后的一年“南下”珠海的。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商业社会缺少规矩与契约,是一个草莽逻辑主导的混沌江湖,董明珠一路披荆斩棘:1994年当上格力经营部长的第一年,她坚决提出“先款后货”——此举不仅惹怒了经销商,也遭遇了内部的阻力,不过1995年较上一年增长了600%的成绩证明了决策的正确性,此后更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改变;2004年格力与国美决裂也是如此,格力不仅没有因为失去一个重要的渠道而影响营收,当年反而多收入了30多个亿。
就像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哪会去设想自己遭遇“滑铁卢”呢?董明珠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从来不犯错误”,对于她来说,内外的质疑都不算什么。“都是瞎操心”,她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这是一个举手投足间都写满了决心的女人,性格倔强,从不认输。这种性格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上学期间,同学就给她起过一个外号叫“常有理”,在一次与乐嘉的对话中,两人因为一个调研数字争执起来,最后连巧舌如簧的乐嘉都甘拜下风,“你全是对的,行了吧?”
对输赢的偏执是否会蒙蔽判断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两种角色的结合体,赌徒和精算师。董明珠正是这类企业家的典型,作为“赌徒”,她有求胜的决心,敢于冒险,而且不怕得罪人;与此同时,她心里还能够精打细算。
董明珠“赌”的形象已经尽人皆知——2013年她与雷军的10亿赌约现在依然被外界反复提及,而她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举全部身家投资银隆的决定更被解读为一场“豪赌”,她对此并不介意,“为了格力要去赌这一把,为了国家未来也要去赌这一把。”
这样的董明珠具有戏剧性,却并不一定真实。新氧CEO金星也参与了上述真人秀,他此前没有接触过董明珠,后者给他的印象来自于媒体报道,“就是特别强势、倔强、甚至有时候有点无礼的那种感觉”——但一场节目下来,他对后者印象最深的却是“客观而理性”。
一次比赛的任务是,扮演海底捞的服务员,当时有一位盲人顾客来就餐,有组员好意地请一起合桌的其他客人“照顾”一下,但这个举动却刺激到了他,最后给该队打出了低分。“她当时就分析说,表面上的照顾反应的恰恰是内心的歧视。”许单单在节目中一直在观察留意,他发现董明珠“情商很高,一下子能把握住问题的本质。”
这些并不能完全呈现在镜头前面。镜头就像一个有所选择的放大器,放大了董明珠的高调,她的霸气,而作为一个很好的营销高手,董明珠有时或许也是在迎合这种大众期待,比如前一段时间她接受采访时言辞激昂地表示“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也不止一次强调要实现格力的员工“一人一套房”。但有些时候,这也被解读为董明珠的偏执、任性、口无遮拦。
但在谭建明看来,董明珠并非逞口舌之快或者盲目之人。“有句话叫不见兔子不撒鹰,董总在投资上还是非常慎重的,一定认为是值得投、不会有太大风险才去做的。”
在事关资金的问题上,董明珠一向“管理入微”。2016年年底,格力电器宣布员工每人每月统一加薪1000元,安装工每安装一台空调多加100元。有人认为董明珠是因为赌气才做出了这个决定——格力收购银隆的方案流产,但董明珠说这个涨薪计划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方案也讨论了很久。“工资的事情董总管得很细的,”谭建明说,一次开会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准备了PPT来陈述薪资方案,结果到会议结束的时候,第一页都没能过关——就是因为标题上的一个描述不当。
这也可以看做是董明珠一路“任性”拼杀的最后“防线”,她在回答吴晓波关于“决定如果失败会怎样”的问题时就说,“不影响企业发工资,不影响企业员工涨工资,不影响企业的股民分红,不影响效益,我觉得就可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