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资本涌入无人超市这个行业后,产品形态也发生着变化。从阿里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到购物、结算全自动化的无人超市,再到驻扎在写字楼、地铁站角落的无人货架。
然而,从2018年开始,大量无人零售企业像触及了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倒闭、裁员、融资受阻、撤点等一系列消息不断传出。2018年年初,无人货架领域的头部公司之一、于2017年6月成立的猩便利,在先后获得1亿元天使轮融资和3.8亿元A1轮融资后,突然被爆出大量裁员,引起行业震动。
2018年2月份,成都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因扩张过快,以及投放策略出了问题,被曝停运,从开业到停运仅有4个月的时间,该项目也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倒闭的无人货架项目。与此同时,GOGO小超的运营企业成都小芒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GOGO无人超市”项目,也陷入暂停营业状态。
新的商业模式难合用户习惯
“眼下,无人超市的倒闭潮还在继续发酵。”在张明理看来,无人零售业倒得如此之快,和资本的追逐、扩张息息相关。“刚兴起时,各路资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风口,在各路资本的追逐之下,每家无人零售企业都抛出了动辄数以千计的开店计划,纷纷快速开店、跑马圈地。”
“超市发展至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说到底是商业模式转变的过程,无人超市一味地放大电子支付的便捷,忽视了购物的乐趣。把本就有温度的服务,变成与机器的冰冷交互,让顾客少了服务的体验与享受。”长期从事超市行业的张勇标告诉记者。
在张勇标看来,在无人零售“风口”时,行业内很多人也在浑水摸鱼,并不是认真地经营。“很多无人零售企业一开始就是奔着投资去的,没有思考过如何持续盈利赚钱,而是想把声势搞起来然后套现跑路。”因而,刚开始消费者出于好奇心进行消费,后期还是习惯性在传统便利店消费,人流量不足加之资本冷却,最终出现目前状况。
【TechWeb】3月31日,在昨日的雪球中概高峰论坛上,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胡文钦发表了《探索零售变迁新机遇》主题演讲,为广大创业者和投资人解密未来零售的创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