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扫码进店、选购商品、自动买单、验单离店,4个步骤即可完成购物。日前,记者在乌鲁木齐一个无人超市体验了自助购物。虽然方便快捷,但记者发现前来购物的人并不多。“感觉仅仅是一个智能系统的体验吧,并没有什么购物的乐趣。”前来购物的石先生表示。无人超市就是无营业员或者以极少的营业员运营的超市,顾客在超市中挑选、购物、付款完全自主或自动完成。
无人零售兴起于2017年,但仅仅两年时间,被贴上神话标签的无人超市一夜之间跌落神坛。特别是进入2019年后,先是无人货架接连倒闭,之后是无人超市先后倒闭。在经历了市场的野蛮生长后,无人新零售业开始进一步洗牌,但无人零售商业模式的摸索还在继续。
无人便利店品牌纷纷倒下
进入2019年,被视为零售业未来的无人店如今纷纷关门。今年4月,广州新河浦路的无人零售店——爱士多(i-store)突然关门,货物被清走。经证实,爱士多在广州的门店数量从最多开到9家,至2019年3月底收缩至3家。
时至今日,从事无人零售推广的张明理感觉被打了一个闷棍,“按其发展的趋势,应该没那么快没落的呀!”
的确,让张明理没有想到的是,无人零售跌落得如此之快。他对此历历在目。2017年被称为无人零售的元年,当年6月份缤果盒子落地上海,“无人超市”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市场追逐的“新风口”,小麦铺便利店、小e微店、怡食盒子、24爱购、F5未来商店、Easy Go、Take Go等一批无人零售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便利店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市场累计融资超40亿元人民币。
在资本涌入无人超市这个行业后,产品形态也发生着变化。从阿里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到购物、结算全自动化的无人超市,再到驻扎在写字楼、地铁站角落的无人货架。
在各大传统零售企业不景气的今天,新零售也面临一定盈利难题的时代,便利店可谓是少有叫好又叫做的消费升级产品,但是便利店也有倒闭卖身的了,全时便利店的倒闭拆分卖身到底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京城便利店与药店的融合发展进入了“快进”模式。记者昨天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在便利店增设售药柜台的基础上,本市药店频繁尝鲜开出便利店等店中店,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一站式买全生活用品和药品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