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之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加速新一轮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之举。比如,浙江建立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负面清单,进一步细化评估标准,避免或者减少发生因决策随意性造成的财政资金重大损失浪费现象。
广州突出财政信息公开透明的特点,从绩效目标公开、评价结果公开、接受人大监督等三方面加大公开力度,通过绩效信息公开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从2019年起,福建重点关注政策到期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关注对下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绩效,探索开展财政专项债券使用绩效评价和PPP项目绩效管理。同时,福建今年将按年度发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展报告白皮书,对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展全面总结,提高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度。
安徽打造民生工程预算绩效管理亮点:委托第三方机构,赴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每市抽样一个县区,对就业扶持工程、公共文化场馆开放、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3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改革步入“深水区”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流程复杂的工作。”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刘小川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面广;二是评价标准不确定;三是技术支撑要求高。
曹堂哲认为:“与实施多年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比,当前我国在推动事前绩效评估、重大政策和项目全过程绩效跟踪、推动建立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等方面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循,且涉及部门多、推进难度大,已步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水区’。”
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泽彩认为:“绩效指标是绩效评价的核心,没有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无法量化评价资金使用效果;没有确切的评分体系,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公信力。”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朱江)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对外公布了2019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显示,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1562687.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