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目前,大多数省份已发布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花钱必问效”加速落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董碧娟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印发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中央部门基本实现了绩效目标全覆盖,绩效目标运行监控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中央部门本级项目;各地围绕预算管理主要环节,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也亮出了不少新招、实招
5月20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外发布。截至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正式发布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各级政府部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正加速实施落地。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启动之年,各地有哪些积极实践?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面临怎样的挑战,该如何应对?
各地成绩可圈可点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曹堂哲告诉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成绩可圈可点。中央部门基本实现了绩效目标全覆盖,绩效目标运行监控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中央部门本级项目;全国各地围绕预算管理主要环节,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据了解,2018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同年11月份,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了中央部门和省级层面到2020年底、市县层面到2022年底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任务目标。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朱江)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对外公布了2019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显示,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1562687.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