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美国推动改革旧经济秩序、建立新经济秩序的进程中,面对新的变革可能给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国需要冷静和理性的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积极参与经济新秩序的建设,通过积极参与谈判影响引导新规则、新秩序向自身损害最小化的方向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
特别应当注意到,即使新秩序较旧秩序对中国不利,即使中国在建设新秩序中的话语权有限,中国仍然应当参与到新秩序当中,而不是置身于新秩序之外。因为任何一种秩序都约束参与各方,即使新秩序更偏向于主导它的国家,参与到新秩序当中的各个国家就能够按照其规则受到保护。待时机成熟时,中国也仍然有机会改进这一秩序。历史经验表明,现有经济秩序虽不由中国建立,但有规则,就比没有规则要好,中国虽未参与制定规则,却仍然是参与其中、受其约束和保护的受益者。
中国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应更有效地推动全球化进程
下文以金融业为例,笔者分享几点有关金融业全球化的思考。
金融业作为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中枢,其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亦不可改变。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独资的商业银行、独资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公司和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今年初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进一步对世界宣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并强调落实这些开放政策“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十几年来,中国金融业关注的更多是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准入、经营、市场份额等“引进来”方面的全球化问题。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也在以各种形式“走出去”,例如收购其他市场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其他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而这些国际化、全球化的努力有利有弊、喜忧参半。
今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00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上海排名第五,较上期提升一位。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更为开放的资本市场、更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都不可或缺
“越是形势复杂,民营企业越要增强信心,聚焦实业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代表说,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