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有了新渠道(2)

2019-02-20 09:25:42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据了解,2016年到2018年,全球市场发行永续债的规模大概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优先股和永续债这两种主要的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中,国际商业银行主要选择的是永续债。

央行票据互换并非量化宽松

今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首单银行永续债,一次性完成400亿元上限发行,实现2倍以上认购,发行利率处于预测发行区间的下限,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

通过永续债的形式补充银行资本在我国刚开始进入实践阶段,为了引导和培育市场,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银保监会扩大了保险机构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永续债等资本工具。财税部门已经明确了永续债的会计处理,很快还将明确永续债的税收处理。人民银行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并将合格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以促进提升永续债的流动性和市场接受度。

据潘功胜介绍,央行票据互换是人民银行和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一种债券的互换交易。债券持有人可以将换入的央票在市场上进行抵押融资,也可以参与央行的一些货币政策操作,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担保品,其目的在于提高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主体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支持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来补充资本。

潘功胜强调,央行票据互换并非量化宽松(QE)。央行票据互换是央行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一种债券互换交易,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中性,并非中国版QE。央行票据互换主要是提升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

为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创造环境

中国银行永续债发行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普遍欢迎,目前其他一些银行也在积极准备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人民银行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永续债的政策框架,继续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