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图书平均定价涨到68.5元 涨价对纸质书影响几何(3)

2019-01-30 09:21:29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一篇名为《图书涨价太快,阅读是否也会划出收入门槛》的文章提到:“收入上的差距,现在也变成了某种阅读上的门槛。”

与此同时,作者也担心高定价会吓走读者。

作家大冰的《你坏》在2018年非虚构图书中销量排名第二。但5月24日出版前,大冰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与出版社编辑的聊天记录,他们就定价问题发生了争议:出版社计划定价45元以上,大冰站在年轻读者的角度,希望自己的新书定价可以在40元以下,“你见过那些孩子为了省书钱,而不得不去买盗版吗?”出版社编辑也说出了苦衷,“纸价这两年陆续上涨,这个定价真是亏本。对出版社来说也是扛着巨大的压力。”一番沟通后,这本书最终定价39.6元。

3.背后套路:线上高定价、低折扣

2018年,中国实体书店数量呈正向增长,在各大城市,西西弗书店、PageOne等网红书店汇聚了大量人气。但来自开卷公司的数据却显示,2018年,实体书店图书销售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69%。而网店销售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为24.7%。

北京大学研二学生陈曼菲一直想购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经典释文》,这本定价198元的书,她在当当网打折促销时利用满减红包,91元就买到了,是定价的4.5折。

“我一般是在网店打折时买书。”如今,像陈曼菲这样的线上购书方式已是大部分读者的选择。在“双十一”、网店店庆等活动时购书,图书优惠力度非常大,5折、6折很常见。

那么,网店的“超低折扣”是哪里来的呢?有些来自平台的活动补贴,有些则是向出版社要来的“让利”。

“上游成本上涨,下游持续压价,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在出版业工作多年的王旭斌直言,如果网店把折扣压得过低,出版社将不得不提高定价。他指出,这些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大了图书的市场,也让读者更便捷地买到全国各地的好书,但网店的竞争基本是“价格战”“拼折扣”。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