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跟我做三个月拥有贝壳婴儿肌”“学会这十招老板要看你脸色”……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充斥着诸如此类的标题,“贩卖知识还是贩卖焦虑”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表示,在信息泛滥、内容过剩、良莠不齐的多媒体传播语境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抓手”,从而把控“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世界。因此,与其说人们购买的是知识,不如说是为好奇心、现实焦虑等情绪付费。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也表示,阅读消费新场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知识焦虑。
更有人颇为讽刺地表示,短平快的“知识胶囊”深得算命先生的精髓,先加重人们的焦虑,然后贩卖焦虑解决方案。
知识付费服务商小鹅通去年12月份发布了一份内容分销榜单,其中“三大分销关键词”分别是“精进”“寒冬取暖”和“大咖”。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王瑶说:“就凭上班途中的半小时、洗漱的十分钟听个音频节目,就能‘精进’吗?大多数人还是冲着‘大咖’们去的。说到底,‘精进’靠的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靠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得到一点闲聊用的冷知识还有可能,真的想以此自我提升,恐怕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按摩。”
不过,在知识付费行业从业者们看来,事情却并非这么简单。“消费者的焦虑感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只是以焦虑感作噱头,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对于知识付费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否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能否让用户学以致用。”知识付费平台“有书”创始人雷文涛说。
靠“踩坑”长大的用户
业内专家表示,知识付费行业在经历初期的快速增长后,用户尝鲜意愿降低,消费趋于理性,对付费内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数据显示,48.9%的受访知识付费用户希望知识付费平台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平台优化定价机制,41.8%的受访知识付费用户希望提高内容质量。
原标题:早教市场良莠不齐 机构不少课程实为东拼西凑而成 良莠不齐早教市场探秘 自称师资雄厚但拿不出凭据不少课程实为东拼西凑而成 “大一点儿的孩子有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
【TechWeb】1月9日消息,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今日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