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秋冬季一直是牛羊肉消费的旺季,人们需要热量大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的热量,因此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肉类食品价格应该呈上涨的趋势。
除去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肉类消费的结构,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数据显示,过去30年内,国内牛肉消费量显著增加,从1987年的75.9万吨,上升到2018年的794万吨。而中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已从1987年的0.69千克上升到2017年的6千克,增长近十倍。从整个消费肉类的结构来看,牛肉消费在红肉中的占比从1987年的4.08%上升到2018年的11.22%。
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到2020年中国牛肉产量将达到786万吨。而要达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大约还需要进口558万吨牛肉。牛肉作为肉类供应的短板,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和平衡。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占到目前世界牛肉出口总量的2/3以上。
在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国内牛肉的供给无法跟上,供需缺口推高了牛肉价格。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开始进口牛肉。2013年以来,中国的进口牛肉量呈爆发式增长。1992年,中国牛肉进口量仅为1000吨,2012年达到8.6万吨,到 2016年已增长至81.2万吨。
2000-2016年间,澳大利亚处于中国牛肉进口来源国首位,巴西、乌拉圭和新西兰、阿根廷也是主要的来源国。据初步统计,2018年国内牛肉消费量超过810万吨,供需缺口超过100万吨。
此外,饲料生产、运输等环节成本上升、中国加大力度打击走私牛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牛肉的涨价。
中国肉牛协会副会长李和认为,国内牛肉的供给无法跟上,主要是受困于产业发展小而散的格局,前十家牛肉生产企业加起来的产量不足中国总牛肉消费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