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例如,今年起开征环保税,通过税收杠杆差别调控,“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双向激励约束作用逐步发挥。同时,从2017年12月起,在全国9个省开展了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取得了促进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明显效果。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方面,国地税合并今年启幕。2018年6月15日,伴随全国省级新税务机构的亮相,分开24年的国税和地税系统再度牵手。这不只是国税地税机构的合并,也是税务部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职能职责的一场深刻变革。
税改四十年: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放眼我国40年税改的图卷,2018年是其中精彩的一笔。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我国税制改革的宏大图卷徐徐展开,在这幅鸿篇巨制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几大关键词跃然纸上。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回顾说,改革开放初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涉外税收制度,有力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1994年,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货物劳务税体系,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进入新世纪,2004年启动了增值税转型试点;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8年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2012年启动营改增试点,并从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2017年,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变三档。
“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税收始终是站立潮头的弄潮儿。”中国税务学会会长钱冠林指出,改革开放为税收改革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税收改革发展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0年税收改革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咬合在一起,从来没有脱离过经济体制整体改革和整体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说。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把中国税收法治40年的巨大变化概括为四大趋势:一是税法税制从内外有别到一体化;二是税收改革从行政思维到法治思维;三是制度建设从行政主导到税收法定;四是法治理念从税收法制到税收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