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监测,截至8月13日,一线城市合计住宅土地流标达到了11宗,总起价达到了224亿。其中北京出现了6宗,广州出现了5宗。而在2017年同期只有广州有一宗住宅地块流标。二线城市也一样,住宅土地年内流标合计高达132宗,而2017年同期只有45宗,同比上涨了193%。三四线城市住宅土地流标则高达472宗,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现象。
其中,二线城市,太原市流拍的住宅土地达17幅;天津是有12幅;合肥11幅;宁波10幅,排名靠前。
据《山西晚报》报道,8月10日,太原国土局举行的一场备受关注的土地拍卖会爆出大冷门,地处南内环西街,太原煤气化公司原用地范围内的8宗地块全部流拍。
据报道,8块热点区域黄金地块,总面积共827142平方米(约1241.61亩),起拍金额总计多达约130.821亿。但是8幅地块只有北京润置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SP-1844地块)和金茂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SP-1848地块)报名,因出价不达拍卖底价,没有交易成功。而另外6宗地无人报名,8宗地均流拍。
业内人士称,过去市场香饽饽的住宅土地,在2018年流标明显加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 整体看,各地的土地出让金依然刷新纪录,但流标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
张大伟称,出现土地流标的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土地配建复杂,地块非热门区域地块。以北京流标的住宅土地为例,地块处于远郊区,而且地块有多重复杂的属性,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烈。其次,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出现,从2016年“930”开始,全国一二线城市严格调控,这种情况下,房企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整体销售依然处于高位,但再拿地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加,对非优质地块的积极性降低。叠加最近各种企业的融资压力大,使得房企拿地积极性持续下调。
原标题:50家房企拿地近1.1万亿元 第二梯队房企抢地忙 房地产行业正进入快速洗牌期,规模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诉求。投资拿地,已经成为房企面向未来的战略性能力
股权质押是指公司股东以股票作为质押物向质押方融入资金,并定期支付利息。不仅是单个房企,据川财证券研究报告,从各行业的股票质押规模占A股整体股票质押规模的占比来看,房地产行业已经跃升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