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科文献共同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指出,京津冀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亟须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第一,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一是搭建京津冀创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建立“京津冀创新要素服务平台”。为创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搭建桥梁和互通机制。二是构建创新主体交流机制。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第二,构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一是在劳动力要素流动方面,建立京津冀区域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资本流动方面,对接三地功能定位,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财政资本跨域流动机制。二是要立足三地功能定位,引导企业业务错位发展。制造业方面要依托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和津冀先进制造业基础,天津应加大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最终形成产业链并扩展延伸。京津应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强化研发活动。将产业链中低端配套放在河北,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区域产业深度合作。三是以配套服务机制为保障。建立如区域内户籍、社保等相互认证制度等,吸引劳动力因地就业和资本跨域转移。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一是建立公共服务对接共享机制。在医疗方面,推进三地医疗服务信息公开透明,建立跨行政区的网络预约挂号机制,同时保障三地社保体系的无缝对接。二是建立高层次医疗、科技、教育人才共享机制。
第四,探索财税协调机制。一是建立京津冀财政统一规则。建议在京津冀探索建立区域预算一致规则。二是在现有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基础上,建议扩展京津对河北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以合理方式“抽肥补瘦”,抑制地区间差距扩大。三是建立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对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足,补齐政策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