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就业稳中向好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千家万户的“钱袋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百姓家庭收入就会增加。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和一季度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人均计算,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人均GDP增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显然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收入增加,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6.7%,加快1.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加快,自然得益于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当前,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就业稳中向好,提升了消费支出,这对扩大内需并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稳中向好,不仅本身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内容,还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使我们能够集中更多精力、更大范围地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为更有力度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施策空间。
经济增长与积极政策为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般而言,就业形势好不好,主要取决于经济形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已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就业稳中向好最重要的支撑因素。
除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以及不断打造“双创”升级版等经济运行中的活跃因素,产生了较强的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就业稳中向好,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上证综指累计上涨0.43%。相比之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率则表现不佳,除货币型产品之外,其他几大类产品收益率全部跑输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