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预付款消费频现商家失联 风险如何规避?(3)

预付款消费频现商家失联 风险如何规避?(3)
2019-06-05 17:01:49 北京日报

最后,从维权成本进行衡量,预付款消费多则三五万元、少则一两千元,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成本较为高昂。“打官司”首先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事务,需要对相关法律、诉讼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如委托律师进行代理,在涉案金额较低的情况下,诉讼的结果很可能是赢了官司,也花费不菲。消费者如果选择自己进行诉讼,同样也面临着诉讼周期较长、需要多次往返法院的费工费时情况。

3预付款商业模式亟待法律治理

综合以上法律关系的特点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身处预付款消费纠纷时,面临着诸多“先天”困境。消费者普遍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在进行预付款消费时,往往仅凭商家一面之词,或者对办卡时签署的合同漠不关心,在发生纠纷之后,又仅依据常理主张自身权利,很少能从合同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维权。实际上,司法机关在做出纠纷处理时,需要依照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来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确定是否存在违约,需要根据双方的举证来确定案件的相关事实。

因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目前消费者普遍存在以下维权难题:

首先,消费者在办理预付款服务时,大多缺乏证据意识,很少签订、保留相应的书面合同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至于纠纷发生后,大多数消费者仅能提供预付款凭证或卡片证明付款事宜,但难以举证双方具体约定的服务或商品数量、质量要求等。

其次,收取预付款时,商家承诺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服务差强人意,品质难以量化举证。大部分预付款消费都发生在类似健身、美容、美发等服务领域,这类服务合同的特点在于服务是无形的,一般难以量化方式评价服务的优劣。

第三,缺乏退费的详细约定,使得消费者交费容易退费难。对消费者最关注的退费问题,因大多数预付款消费中,商家对预付款存在最长使用时间以及期间最高使用次数的双重限制,在发生纠纷之后,商家和消费者均会按照最有利于己方的方式计算预付款的剩余金额,如消费者一般要求按照剩余使用次数或剩余使用时间对应的比例退费,而商家一方一般要求扣除相应事先给予消费者的优惠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