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最近,本土品牌便利店邻家陆续关闭北京的168家门店,引发业界广泛关注。邻家表示,由于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营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入不敷出,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一个苦心经营3年之久、拥有百余家门店的品牌,资金链一断就失去了生存能力,一夜崩盘迎来命运的终结,除了让邻家的忠实消费者唏嘘不已,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深刻警示。对于身处一片“红海”的便利店来说,如果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无法创新经营模式,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终究会在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中败下阵来。
这两年,在经历了无人便利店的泡沫之后,传统便利店正在开启一个新的风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大卖场和普通超市。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便利店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70.25,高于荣枯线20.25。在资本市场上,今年以来,见福便利店、131便利店、Today便利店等纷纷获得巨额投资,甚至一些电商也开始转战线下市场,重新发掘实体便利店的价值。比如,苏宁小店开启扩张模式,预计全年新开5000家门店。
然而,资本虚火的“助攻”之下,为了获得更高的估值,一些传统便利店纷纷开始“跑马圈地”,追求规模效应。规模越大,越能增加企业的议价能力,但也会大幅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便利店行业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在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企业如果不顾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只问规模不问盈利,靠融资和“烧钱”过日子,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一旦遭遇资方撤资,便只能黯然退场。
对于便利店企业来说,规模大不是问题,但大就应该有大的样子。毕竟,作为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便利店具有前期投入成本高、后期边际成本低的特点,只有达到相应规模,物流、管理、采购等固定成本才能在较低水平下被分摊。但问题是,在规模扩张的背后,企业是否同步创新了经营模式,有没有独创性的商品和服务等“硬功夫”,在树立行业标准、提供发展路径方面,大企业承担着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