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中国奶业踏上“补钙”之路

2018-07-11 09:21:43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为了做好奶源基地建设,从源头控制乳品质量,德人牧业公司从土壤改良、种植牧草开始,构建起“种—养—加”一体化的全产业模式,既实现了加工所用奶源全部自产,减少管控风险,还选育出了产量高的紫花苜蓿草品种,基本实现了对牧场养殖的自我供应。同时牛粪还被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到牧草种植地,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循环链。

2017年下半年,集合了13个垦区、19家全国性或区域性乳品企业的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也开展了“中国农垦标杆牧场”创建工作,他们制定了自己的生鲜乳标准,并组织专家从牛场设计与设施、良种繁育、投入品使用等方面对标杆牧场进行认证,为乳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优质乳工程的实施,重建了我们的工业流程、测量标准,建立了预警措施,还锻炼了我们整个的生产和管理团队。”农垦系统第二家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中垦华山牧乳业副总经理黄锐说。

提高全产业链“风控” 养殖加工应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专家们看来,《意见》总目标提到的我国奶源自给率要保持在70%以上,颇有挑战力。而第十一条提到的“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则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生鲜乳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产品绝大部分是在本地区销售。现在我国进口数量已占奶制品国际贸易总量的19.6%,到2020年可能达到23.7%。如果我国奶业没有新的更大发展,情况将更恶化。”高鸿宾说,“国务院多次强调我国奶源自给率要保持在70%以上,即使这是个底线,也面临很大挑战。”

而影响自给的,除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信心不足的“内忧”外,还与当下开放的全球乳制品市场密切相关。

为谋求较大的利润空间,一些厂商从国外大量进口大包奶粉,制成复原乳,不仅生产成本低,还能按国内生鲜乳成本核算销售价格。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等专家看来,在复原乳大量进入市场的同时,奶业市场上的标识制度不到位,也造成了民众对复原乳、鲜乳“傻傻分不清”,间接给成本高、保存条件更苛刻的鲜乳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也由此导致了乳企越发展越大,养殖场却不断亏损或苟延残喘的怪象。

被“压制”的国内鲜奶市场,让奶农、养殖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路永强认为,《意见》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建设加工厂”举措,可在局部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适销对路的牛奶及乳制品,拓展销售渠道,是良好的举措。同时,应该像《意见》提出的那样,积极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如上海等省市执行了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指导价机制就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