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新消费时代陷阱:海淘兴起 货品真假难辨售后维权无门(5)

2018-03-12 16:35:55  投资者报    参与评论()人

据了解,这些记录将由政府部门统一审查后发证,并纳入监管。这无疑对消费者乘坐网约车时的安全性上了一道保险杠。此外,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乘客出了事儿,网约车平台将不能置身事外。

至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可向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要求赔偿。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不能如实提供入网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做出更有利于消费者承诺的应履行承诺。

而在跨境电商领域,虽然海关总署、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对于跨境电商加强监管的一系列法规,但其中更多是涉及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纳税等相关环节,还没有关于跨境电商消费者保护的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海淘买到假货,或者其他权益受损时,仍然无法通过有力的法律手段为自己“讨个说法”。因此,让跨境电商消费者享有与在境内消费同样的保护机制,这也是《投资者报》记者在采访众多消费者时听到的最迫切的呼声。

对此,向远之也指出,在新消费模式下仍然存在很多监管空白地带,需要企业及监管部门加强对消费者的保证金和平台给予优惠的监管,保证不让消费者权益受损;此外,他还建议组织面向新形式消费者自我保护的协会,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消费形态的认知,并早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是,则是消费者之福,也将助推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页上一页...2345 5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