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半条马路知中国”,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上海长乐路映射出七十年变迁

2018-04-13 14:44:4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史明智笔下的摩托车俱乐部,大概更符合这条洋派马路如今的调性。20多辆哈雷摩托组成的豪华车队里,是清一色的企业高管和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们定期在长乐路的酒吧聚会,高谈阔论,出手阔绰。可这仅仅是书中急速切换的镜头中的短短一瞬,他们不是史明智的目标,那些生活在街边、依然在为生活挣扎着的小人物才是。除了王明一家,书里的主角还有勤劳上进的“80后”CK、从山东枣庄来上海开花店的赵士玲、家宅被强拆的老康和陈忠道、路边乞讨的张乃孙以及咋咋呼呼的傅阿姨。

《长乐路》人物之一:花店老板赵士玲 摄影/史明智

“我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傅阿姨是我所见到的性格最鲜活的人”。史明智每次提到葱油饼摊老板娘傅阿姨,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整个人都活跃起来。傅阿姨和丈夫冯叔都曾在新疆插队,现在,他们在长乐路一栋房龄已过百年的灰泥公寓楼前卖葱油饼和油墩子。和上海许多老阿姨一样,傅阿姨风风火火,热情外向。史明智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她就竹筒倒豆子般向他“倾诉”。这份开放,最初让史明智也感到惊讶。但傅阿姨的烦恼并不比别人少,除了与冯叔连绵不断的拌嘴(为此他们甚至要在床头放两台电视机,各看各的),傅阿姨的老年生活还被另两件事困扰着:参加一个由几名温州人实际控制的“非法教会”,并卷入一个个稀奇古怪的投资骗局。这活生生就是一个果戈理、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既夸张得让人失笑,又真实得令人心痛。

对这些居民而言,《长乐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过往的伤痛、现实的困窘和鲜明的个性。但是镜中所见,与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常常并不一致,就像你听录音会认不出自己的声音。傅阿姨会对自己的喜庆形象怎么看?如果她觉得史明智把自己漫画化了,与她对自己的想象有差距,将来还会对他无话不谈吗?简体中文版问世后,目前还只有依然在为拆迁补偿奔走的麦琪里居民陈忠道读过,并肯定了其中的描述。至于其他人,史明智说,自己无法预测他们看到书后的反应,但他正准备把书一一给他们送去。

他们只相信自己

那个至今依然在富民路长乐路口乞讨的张乃孙,已经在这条富庶的马路上“工作”了十年。一个除夕夜,史明智向他的白色塑料杯子里放了一张百元大钞。张乃孙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史明智:他一个月收入约为100美元,租住在城市另一头的小屋子里。

“他会告诉我这些,是因为我也会告诉他们我赚了多少钱。”频繁应对他人询问自己的收入,几乎是史明智20年前到中国来学的第一课,开始感到奇怪,之后也就习惯,“变得越来越开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