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港交所为生物科技公司开绿色通道 估值洼地望重焕新生

2018-03-01 09:25:2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长年的“无盈利阵痛期”一直是困扰医药研发企业的一大问题。在这段时间,每年投入大额的研发费用,企业却不赚钱,急需通过融资来解决“奶源”问题,投资机构也希望通过上市来退出获利。此前,不少该行业公司选择赴未规定企业必需盈利的纳斯达克上市,而近期,香港市场对未盈利生物技术企业的准入开放政策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一个更为实惠和便利的新选择。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旗下联交所公布,决定落实计划拓宽现行的上市制度,允许尚未盈利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股份发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产业股份发行人,在作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可以在主板上市。2月23日,香港联交所发布了针对鼓励新兴和创新产业公司在联交所上市的市场咨询文件,并预计4月下旬刊发反馈意见总结,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生效并开始接受上市申请。

记者采访多位医药企业创始人均表示,过去无盈利研发药企首选美股上市,新规落实后,港股将更具吸引力。尽管近年来港股估值有所提升,但在世界各主要市场中依旧处于偏低水平,属价值洼地。随着互联互通的深入,港股正在摆脱离岸市场的无根浮萍状态而迈向港股本土化。此外,对比赴美上市,港股市场拥有费用低、只需缴纳印花税、可以获得海外资金和国内资金双重眷顾等几大优势。

此次港股对未盈利生物技术企业的市场开放,是香港市场二十多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上市制度改革。新规有望于2018年下半年落实,长期来看有助于更多生物技术创新型公司在港股上市,刺激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行为,为投资机构和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救人前,市场先救我们”

自2015年以来,医药行业呈现向好态势,各类政策密集发布,一级、二级市场投融资活跃,并购驱动行业整合。以医疗保健为例,一级市场投资数量和投资总金额持续高速增长,且平均投资金额同步提升。

细分子行业来看,专科服务、医疗器械持续为一级市场投资热点,医疗信息化及生物技术与制药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17年上半年,国内生物技术与制药的投资数量占比已达到子行业占比第一位。国信证券研究所近日的报告显示,2017年,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领域并购数量共计148起,金额达到740.6亿元,远超过2015、2016年的水平;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共计226起,涉及金额达838.8亿元。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