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长三角须从行政区经济转变为城市群经济(3)

2018-02-06 09:28:5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区域合作组织是协调融合的主导与载体。区域合作组织是合作的决策者与执行者,是城市群经济与行政区经济协调融合的主导与载体,其建设立足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在国家权力下放的同时,地方政府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将一部分协调职权上交给区域,重要协调事项的决策权交给长三角主要领导联席会,重要的是需要一体协调事项的梳理、确定与提交。执行层负责制定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统一调控与监督,对区际重大矛盾进行协调和仲裁。

中观层面,成立具有跨界服务功能的协调与运作组织或社团组织,发挥其沟通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提高其在城市群合作政策制定中的参与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运作平台,并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微观层面,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企业的跨区域投资和联合,积极稳妥地发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以及相关的行业中介,着力跨行政区的联合集成创新。各类区域合作组织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直接推动主体。在新的发展阶段,应根据新的战略目标,对长三角区域协作机构与机制进一步提升与强化。

实现城市群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融合,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经济一体化,以市场为主导,以产业集聚和经济扩散为基本动力,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协作;二是行政协调一体化,推进地方政府间的广泛合作,逐步深化地域合作,确保合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各行政目标与城市群内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目标的融合,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实现行政区经济与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共享。

从行政区经济到城市群经济,是长三角转变发展方式,为创新引领发展提供新引擎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需要长三角新的示范引领

一体化协调示范引领,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直引领中国经济,也曾经全球一枝独秀。由乡镇企业的发轫兴起,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原动力,也成为解决中国短缺经济的历史起点;由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长三角完全依靠自身的探索,实现突破,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龙头与示范。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要转型,主要矛盾新变化,主要发展动能要转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战略调整期。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新的历史阶段,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走向国际,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体制改革,都需要新的探索示范与引领区域,特别是在国际城市群成为竞争主要力量的背景下,我国更需要这样的城市群,并由此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这也是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希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