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艺术市场的飞快崛起,是“毒舌”评论家这20年看到的最大变化

2017-11-30 09:13:0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去年,一篇名为《疯狂上海艺术周之旅》的文章,在国内艺术圈内广泛流传,让美国艺术评论家肯尼·沙克特(Kenny Schachter)意外收获了中国艺术圈的名声。

这篇评论行文犀利,言辞果断,对艺术界种种浮华表象做出通俗而冷静的描述,该嘲讽时绝不留情。在中国艺术评论界向来盛行的艰涩、虚空的文风中,沙克特的文章简直是稀罕又好看。

“我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艺术作者,深深参与到市场行为之中,然后还把它们都揭示出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沙克特颇感骄傲地说,“如果你足够坦诚,就不存在利益冲突这回事。”

光是约访沙克特的过程,就显示出这位艺术评论家的真性情。当他收到采访提纲,立即洋洋洒洒对每个问题给予了详尽的回复。仔细看他的英文长句,读起来像是跌入词语的湍流,语句倾泻而出,甚至有几处语法错误。可见他的头脑反应之快,已顾不上讲究书面语言的精炼。

第二天,我们如约见面,沙克特果然是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短短20分钟,他就能把自己在艺术界30年的经历与思考密集地向我砸来。采访间隙,他看到两个熟人走过,起身上前打招呼,回来给我普及,刚才那两位就是瑞士老牌画廊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的画廊老板豪瑟和沃斯。

今年,沙克特受到2017年上海ART021艺博会的特别邀请,以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的身份在入口处做了一个名为“核心家庭”的小型展览。

“过去30年里,我一直都在教书、写作、收藏、售卖艺术品,我的收藏会随着岁月不断变化,但有些东西却始终不变。我把它们挂在起居室和床头,我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艺术品的包围中长大。”他指着我身后的一幅来自美国艺术家保罗·泰克(Paul Thek)的画作说,他帮保罗·泰克组织过展览,写过一本书。

沙克特的妻子也是一位艺术家,生于瑞士富豪之家。两位艺术家共同抚育了四个孩子,大的两个20岁出头,从视觉艺术专业毕业后,都决定成为职业艺术家。这位狂热的艺术从业者父亲设想,他的四个孩子最好都从事艺术,甚至还为此想出一个可以被收录进艺术史的词语:家庭主义。

“艺术是一个需要缓慢燃烧的有机现象,无法强迫任何人去热爱。一开始,我只想鼓励孩子们去追寻生命中充满正能量的热情,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浅的物质层面。艺术只不过是我个人几十年来不可或缺的东西,它帮助我把家庭成员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他说。

说真话的评论家

沙克特对艺术持续蓬勃的热情从20岁开始。在此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有画廊的存在。

母亲在他13岁那年因脑部肿瘤去世,剩下兄弟三人与一位严酷的父亲。他说,“我最亲密的伙伴是冷掉的比萨饼。”

进大学时,他选了哲学专业,又选修了法学。但很快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最不想从事的职业就是律师。

沙克特不擅长数字,更喜欢视觉图像和文字。在偶然去旁听的绘画课上,他发现了艺术的魅力,迅速沉迷其中,于是开始自学艺术史、狂刷美术馆,毕业后甚至还去学校应聘艺术史教学岗位。

他去看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展览,阅读大量关于他的艺术背景,了解他的作品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收藏情况,又进一步了解艺术市场的规则。

凭借法学专业背景,沙克特进入画廊工作。这种特殊的商业机构主导着艺术作品的命脉,而且没人会随便谈论这些隐秘信息。

“开始我非常震惊,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会先把你上下打量个遍,判断你是不是有钱,如果被否定了,那就不会有人理你。” 沙克特认为,自己最初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艺术圈,甚至问个作品价格都没人搭理他,“我只有慢慢地学习艺术究竟在讲什么,艺术市场究竟怎样运转起来。我既是观察者,又是评论家,看穿里面的一切,无论好坏。”

同时,他开始买卖作品,真正成为艺术市场里的游戏玩家。他的第一件藏品是美国画家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版画,贷款花了一万美元。

由此,沙克特才开始逐渐结识画廊主、艺术家,与他们发展起密切的伙伴关系。据说,他从来没有卖过一件不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因为“艺术无法被真正的售卖和推销”,这又令他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经纪人”。

“我不想开画廊整天面对私人大藏家,于是就先去画廊买画,以经纪人的身份参与到艺术作品的二级市场。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去艺博会,永远都需要金主买家。” 沙克特说,艺术会把各种不同背景的人从世界各地聚拢到一起,“我住在伦敦,过几天要从上海坐飞机去纽约,可能看到的都会是同一群人。全世界的买家就这么一批人。”

沙克特总强调自己是个特殊的人,一半在行业内,一半又在外面。

过去五年,他在苏黎世大学教艺术与经济,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讲课,还为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写过与艺术相关的书。除此之外,他最为珍视的还是每月两篇、价值2000美元的评论文章。

“我所有的钱几乎都花在艺术品上,我也是这个游戏的利益相关者。” 沙克特承认,他无法真的做到通常媒体人或是评论家那种置身事外的客观尖锐,但他的写作是严肃的,“我写的都是我的个人经历,带有幽默和自嘲。那些负面评论也都不是针对个人的坏话,否则我早就被艺术界赶出去了。”

沙克特认为,只要足够公正、肯说真话,就足以让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身份相互支撑,同时不能愤世嫉俗。他对伟大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从来深信不疑,可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正在被社交媒体改变

沙克特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全方位参与并热爱艺术,他这些年对艺术行业的观察和思考无疑也令人信服。

他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艺术界发生了四大历史性变化。

首先是Instagram的出现。这个由两个美国年轻人开发、发布于2010年的社交应用软件,开创性地将添加滤镜的照片与视频作为主要社交分享内容,2012年被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收购,在2014年12月拥有超过3亿注册用户。沙克特本人的账号目前拥有1.2万关注者,这里面涵盖了几乎大部分艺术行业参与者。

“Instagram改变了摄影、图片的展示方式。艺术界需要互相传递信息,假如在过去,我需要向你展示某幅画,只能给你寄一封信、里面塞进作品的照片,外面还要贴着邮票。可是现在,我随时发布就有无数人可以看到。”他说。在他的空间内,你能看到他与艺术家的合影,他正在关注的画展,或是他在路过某个公园时看到的丑陋雕塑。

其次,他感受到艺博会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

“曾经,世界上大概只有五个艺博会。但现在可能有50个或者500个。这意味着什么?人们真的想集中看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他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时代,拍张照片,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过去,人们依靠步行或搭车,花费半天时间从一个画廊到另一个画廊看展览。沙克特说,纽约的画廊比较集中,一小时能看完15家,可是伦敦就需要好几天,这恐怕会让人不耐烦。“人们不会想花三小时去看可能很烂的展览,但在艺博会,你花同样的时间,可以看到2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画廊。”

艺博会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买家变多了。“很多画廊生存压力巨大,参加艺博会要承担摊位租金、住宿、机票、艺术品的高额保价,以前他们出现在这里是为了做广告,可是现在有更多的现场交易。在这里,画廊也可以更加高效地应对客户。” 沙克特说。

中国艺术市场在近20年间的迅速崛起,是沙克特看到的新变化。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巨变,大量新兴富有人群的成长、美术馆的建立、民众对艺术知识的普及了解,成为推动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艺术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新,看看你们在短短几年里建立起来的东西。大家对信息有着强烈的渴求,勤劳工作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美德,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这里感到尤为亲切。”他说。

沙克特认为,艺术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属性,逐渐变得更多地与商业合作,这又是近年的新趋势。现在全世界都开始认同,艺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艺术主流被杰夫·昆斯、达米安·赫斯特这样的艺术家所占据,大量奢侈品牌也纷纷开始赞助艺术,这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同时也意味着,艺术的性质即将被改变。

编辑:李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