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艺术市场的飞快崛起,是“毒舌”评论家这20年看到的最大变化

2017-11-30 09:13:0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去年,一篇名为《疯狂上海艺术周之旅》的文章,在国内艺术圈内广泛流传,让美国艺术评论家肯尼·沙克特(Kenny Schachter)意外收获了中国艺术圈的名声。

这篇评论行文犀利,言辞果断,对艺术界种种浮华表象做出通俗而冷静的描述,该嘲讽时绝不留情。在中国艺术评论界向来盛行的艰涩、虚空的文风中,沙克特的文章简直是稀罕又好看。

“我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艺术作者,深深参与到市场行为之中,然后还把它们都揭示出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沙克特颇感骄傲地说,“如果你足够坦诚,就不存在利益冲突这回事。”

光是约访沙克特的过程,就显示出这位艺术评论家的真性情。当他收到采访提纲,立即洋洋洒洒对每个问题给予了详尽的回复。仔细看他的英文长句,读起来像是跌入词语的湍流,语句倾泻而出,甚至有几处语法错误。可见他的头脑反应之快,已顾不上讲究书面语言的精炼。

第二天,我们如约见面,沙克特果然是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短短20分钟,他就能把自己在艺术界30年的经历与思考密集地向我砸来。采访间隙,他看到两个熟人走过,起身上前打招呼,回来给我普及,刚才那两位就是瑞士老牌画廊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的画廊老板豪瑟和沃斯。

今年,沙克特受到2017年上海ART021艺博会的特别邀请,以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的身份在入口处做了一个名为“核心家庭”的小型展览。

“过去30年里,我一直都在教书、写作、收藏、售卖艺术品,我的收藏会随着岁月不断变化,但有些东西却始终不变。我把它们挂在起居室和床头,我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艺术品的包围中长大。”他指着我身后的一幅来自美国艺术家保罗·泰克(Paul Thek)的画作说,他帮保罗·泰克组织过展览,写过一本书。

沙克特的妻子也是一位艺术家,生于瑞士富豪之家。两位艺术家共同抚育了四个孩子,大的两个20岁出头,从视觉艺术专业毕业后,都决定成为职业艺术家。这位狂热的艺术从业者父亲设想,他的四个孩子最好都从事艺术,甚至还为此想出一个可以被收录进艺术史的词语:家庭主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