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AIEQ满月跌逾3% 投资圈开始谈论“智能泡沫”(4)

2017-11-16 09:11:5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此外,今年部分量化对冲基金在中国A股的“惨烈”表现也佐证了量化绝不是AI。

由于中国市场上较多的量化策略基金是通过大小盘因子、成长价值因子来赚取超额收益。量化投资大的逻辑是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现在往前推5~6年,A股市场对超额收益最有效的解释因子是市值,小市值股票相对于大市值股票整体会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

因此,很多量化基金2016年配置较多小市值股票,取得良好业绩。但是今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上涨超过10%,中证500、创业板却收益告负,这是今年以来大多数量化基金业绩一般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这些量化基金的在出现亏损后,不及时“智能”地转换策略?

“这个问题其实是事后诸葛亮了,”陆晨告诉记者,“量化的原则就是严格贯彻其策略,而且如果身在当时,你如何能判断大小盘市值因子会持续失效呢?如果真正的AI能被运用在量化基金中,应该是通过对于市场动态、情绪、监管变化等进行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未来市值因子仍会继续失效的结果。但事实上现在的AI是做不到的。”

华尔街难被AI取代

更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是——近两年被反复炒作了“AI战胜华尔街”的概念究竟可不可信。

近期不乏报道称,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就雇佣了600名交易员,替投行金主的大额订单进行股票买卖操作。但时至如今,这里只剩下两名股票交易员。此外,高盛目前三分之一的员工是计算机工程师,约有9000人,并自称“科技公司”。

“国内各类炒作金融科技或AI的文章只说对了一半,AI取代的是那些‘傻瓜交易员’,即执行下单的交易员(execution trader),比如投资经理打电话告诉这些交易员在某个时间买一万手微软等。但从事自营交易的‘聪明交易员’或基金经理绝对不会被现阶段的AI取代。”陆晨表示。他曾供职于美国银行信用衍生品部门,负责当时红极一时的信用衍生品资产证券化(ABS)、信用违约互换(CD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产品的研发和交易,更早前供职于贝尔斯登、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等。

其实,国外所说的卖方交易员,包括场内交易员、执行交易员、做市商以及卖方销售,他们的确可能因科技的崛起而失业,但自营交易员或者买方的主动型基金管理人才则难以被机器复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