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的行为经济学如何用在财富管理中

2017-10-30 09:40:4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凭借其在行为经济学上的研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其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官方解析是:“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制力缺乏所导致的结果,他揭示了这些人类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定和市场结果。”

塞勒对于金融学研究的贡献包括将普通人的行为和现有的金融决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简单说就是帮助我们更好解释普通人如何做金融决策,最终理解市场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以下我们来谈谈塞勒的研究如何在财富管理中得到应用。

股票资产在配置中偏低的现象

一直以来,美国家庭对于股票投资显得很不情愿。

根据研究,1981~2010年间美国家庭的股票投资占到总资产的6.6%。为什么投资者不愿参与到股票市场中来,是学术界面对的一个谜。一方面,股票在历史上提供了非常高的回报,在过去100多年中提供了高于无风险资产投资6%~7%的回报;另一方面,股票作为一类资产与家庭其他风险(如消费风险)具有非常低的关联度,也就是说,从一个投资组合的角度看,股票投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的风险。

同样的现象其实也发生在中国,虽然中国A股市场的散户数量众多,但在居民资产配置中,股票配置的比例仍然很低。中国投资者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具有非常普遍的偏好。

塞勒和合作者贝纳兹在1995年,为股票市场参与不足之谜提供了一个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的解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中“框架效应”和“损失厌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前者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令他们难以忍受;后者认为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可以导致人们不同的决策判断。塞勒和贝纳兹提出“短视损失厌恶”,简单说就是因为框架效应,投资者对于一项投资的感觉受到绩效评估频繁程度的影响,而因为损失厌恶,投资者对于投资中相同比例的上涨和下跌的感受很不一样,一定比例下跌的痛苦大约需要两倍的上涨带来的快感,才能弥补。所以,如果投资者过于频繁评估他们的投资绩效,则他们会对风险资产厌恶更强;反过来,评估期越长,风险资产越有吸引力,参与股票市场的意愿也就增加。

为您推荐: